跨越赶超归根到底是发展的比拼、人才的竞争。近2年,经开区将围绕冲刺“全国30强、全省10强”,以打造“才聚淮水畔 智汇经开区”人才工作品牌为引领,坚持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协同发力,挖深创新人才“蓄水池”,壮大优质企业“集团军”,擦亮创新平台“金招牌”,全力打造才智高地,加速高质量跨越赶超。
一是壮大人才“存量” 赋能“二次创业”。围绕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特色产业,不断提升产才匹配度和人才贡献率。聚焦产业引才。拓宽引才渠道,充分发挥鹏鼎科技等龙头企业“链主”效应,优化“人才链”、做大“产业链”、提升“价值链”。鼓励主业突出、成长性好、带动力强的人才项目加速裂变扩张、登陆资本市场,充实百亿企业、上市企业后备库。坚持以用为本。用好辖区高校、科研院所资源,深化校地、校企合作,着力引进或培育一批能够突破核心技术、引领产业发展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。构建聚才网络。建设人才大数据库,加大技术顾问、项目合作、人才工作站等柔性引才力度,探索人才“双落户”政策,高水平搭建“人才飞地”,将一线发达城市人才资源延伸到淮安。
二是做优人才“增量” 彰显营商活力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抓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,不断优化用才聚才体制机制。优化管理体系。坚持党管人才,围绕“党建+人才”“科技+人才”“服务+人才”三大主题,构建“大人才”工作格局,进一步优化党工委牵头抓总、党群工作部统筹协调、其他职能部门相互配合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。优化政策体系。着力提升园区政策的差异化竞争力,研究完善人才项目引进政策,升级完善“百企千才2.0版”,加大对区内优质人才项目跟奖跟补力度,激发人才举荐主动性。优化评价体系。建立以创新价值、能力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紧盯省“双创计划”等重要人才项目申报,实现结果考核和过程跟踪双提升。强化青年人才培养管理,让青年人才既有“平台”又有“舞台”。
三是激活人才“变量” 打造创新高地。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做实助才留才服务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智力支撑。升级园区平台。充分发挥科教园、留创园、智慧谷等平台资源优势,聚焦创新要素集聚、创新生态营造、运营水平提升,进一步提高承载力。做实后方保障。拿出更多“真金白银”,强化人才安居工程建设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做好“人才一件事”,提高医疗卫生、子女入学等保障水平,着力解决“房子、本子、孩子”等人才最关心的问题。创新服务模式。进一步发挥人才项目股权投资基金效益,优化“项目孵化、融资对接、科技转化”三项服务,定期开展“企业+高校+人才”联谊交流活动,探索人才资金“即申即放”机制,逐步变项目“后补贴”为“先激励”,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力、创造力。
来源:经开区党政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