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6日,由贵州省投资促进局、贵阳国家高新区和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共同主办的“融入湾区发展新机会·共建粤黔合作大平台”贵阳国家高新区产业融合对接会在广东深圳举行。
活动现场,贵阳国家高新区现场与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、深圳市东汇精密机电有限公司、三牛犇(深圳)控股有限公司、广州千如电子有限公司等中国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签约4个产业项目,涉及先进装备制造、大数据电子信息、大健康中医药、农特产品深加工等领域,总投资金额超过36亿元。
贵阳国家高新区何以受到深圳企业青睐?
作为贵州省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经过近30年的发展,贵阳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全省政策汇聚洼地、产业培育高地和投资兴业福地,累计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等36个国家级试点示范,拥有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600余家、各类人才6.5万人,形成了科技、人才、金融等完备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,在2020年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中,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全省“1+8”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排名第1,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家投资兴业的首选地。
贵阳国家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贵州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和人才特区,是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“1+8”开放创新平台之一。
近年来,贵阳国家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高新区要把‘高’和‘新’两篇文章做实做好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始终把高新区作为贵州、贵阳的创新区、示范区、试验区,不断强化高新区的辐射带动、创新引领作用,紧紧围绕大数据电子信息首位产业,先进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汽车潜力产业,实施工业倍增行动,强力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、质量和效益,不断在“强省会”五年行动中做出“高新贡献”。去年以来,贵阳国家高新区多举措克服疫情冲击,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,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,所有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,位居全市前列,去年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增比进位实现了8位跃升,综合排位升至第42位。
——贵阳国家高新区是政策汇聚洼地。国家出台的《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含金量高、干货多,从宏观层面对高新区给予了支持。省市也在“强工业”“强省会”的基础上,聚焦高新区等开放创新平台,密集谋划推出了《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》《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系列配套措施,政策红利逐步释放。
——贵阳国家高新区是西部通衢要地。贵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,高铁交通联通全国,贵广、沪昆、黔渝、成贵等高铁线路交汇,米字型高铁网络让贵阳成为全国高铁枢纽城市。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37条,已成为全国大型繁忙机场。贵阳国家高新区位于贵阳中心城区核心区、数博大道核心区,四通八达的高铁、航空、高速公路网络把贵阳国家高新区与全国紧密相连,地铁交通联动全城,园区云巴正加快建设,通衢要地优势愈发明显。
——贵阳国家高新区是产业培育高地。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,累计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等36个国家级试点示范,已培育形成以云上贵州、航天云网、中晟泰科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体系,以中航黎阳、林泉电机、航宇科技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体系,以比亚迪、恒大新能源、振华新材料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。建成贵州科学城、贵阳国际人才城等创新载体,拥有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600余家、各类人才6.5万人,形成了科技、人才、金融等完备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。
——贵阳国家高新区是投资兴业福地。据贵州省2020年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结果显示,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全省“1+8”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排名第1,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家成功创新创业、投资兴业的首选地。政务服务高效,深入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,实现了“一颗印章管审批”的高效行政审批模式,率先建成全省首个自助服务大厅,政务服务“一窗式”办理率达到100%,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完成。人力资源充足,贵阳常住人口接近600万,每年净流入人口超过17.6万;已建成花溪大学城、清镇职教城,聚集40余万在校大学生,每年毕业生10余万人,可满足企业不同层次用工需求。人才配套完善,按照“政府让利、企业微利、人才得利”的原则,谋划打造了5个人才小镇,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可赠、可售、可租的政策,创业置业成本较低。
同时,贵阳国家高新区承诺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“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套班子、一抓到底”的“保姆式”服务,力促招商引资成果实实在在转化,共享新时代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巨大红利。
来源:贵阳国家高新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