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前瞻产业招商招商资讯产业动态

泰安肥城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

来源:泰安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:2021-05-25 11:20:48 阅读量:1334
分享:

3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,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。肥城市委、市政府应势而动、顺势而为,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,以“数字战略”驱动新旧动能转换,聚力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,全面构筑县域竞争新优势。今年一季度,肥城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1.9亿元,利润5.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50.5%、42.8%,实现产值135亿元,增加值同比增长31.2%,肥城工业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

“真金白银”

破解“三大难题”

5月8日,由肥城市政府主导,华为公司“量身定制”的山东金塔集团PLM智能研发和产品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项目正式启动,用工业互联网服务技术研发、指导售后服务,山东金塔集团喜迎数字时代。集团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张继生介绍说:“项目完成后,将助力我们跨界转型服务型制造,年提升综合效益1100万元以上。”

墙内的事情企业管,墙外的事情政府办。肥城拿出“真金白银”着力破解工业互联网投入难、推广难、应用难“三大难题”。

为破解“投入难”,肥城把政策扶持作为数字化转型的“助推器”,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基金,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。对符合条件首次应用的企业财政全额支持;对购置先进设备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企业,按照投资额的3%给予补助;对通过贷款实施的智能化技改项目,按照贷款额的2%给予贴息,让企业既想投又敢投。抢抓机遇,数字赋能,今年2月26日,泰鹏集团投资2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,将购进数字化设备600余台套。为肥城“数字”开启工业强市建设,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“一砖一瓦”。

由点及面破解“推广难”。围绕特种钢铁、高端化工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装配式建安等重点产业,去年,首批筛选石横特钢、泰鹏集团、农大肥业等10家数字化基础好、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先行试点,定制个性化转型升级资源服务包,目前,试点企业已全部完成部署应用。通过试点企业“数字”应用前后效益对比,用看得见的“实惠”凝聚更广泛的共识,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由试点示范到复制扩围,再到遍地开花,整体提升全市工业信息化水平。今年以来,肥城又新铺开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18个。

在破解5G建设“应用难”方面,坚持“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、全面覆盖”,推进5G通信基础建设和站址资源共建共享,全面增强工业信息化通信技术支撑,去年,肥城建设5G基站300个,实现了城市核心区、工业园区5G信号全覆盖。计划到2022年底,5G基站突破1000个,实现5G网络全面覆盖以及“5G+工业互联网”融合创新发展。

“数字底座”

搭建“融合桥梁”

更专业的人才能干更专业的事。借助华为公司在工业互联网端边云全栈技术和研发设计、生产管理、智能服务全场景覆盖的优势,肥城规划推动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工程:实施“一年起势、三年引领、五年跨越”的“三步走”战略,着力做好“三个一”文章,计划到2025年,50家以上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,打造1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,培养100名以上信息通信工程师。

建设一个“数字底座”。投资2亿元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,搭建的肥城“数字底座”可容纳1000台服务器等主设备,满载运行能力可以辐射整个鲁西南区域,成为山东省工业互联网重要节点,为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发展、政府信息化建设提供高弹性、高安全、高存储的数字空间,成为新产业、新业态发展的重要催化剂。同时,综合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,打通“数据壁垒”,搭建“融合桥梁”,架构全市工业系统数据连接网络,为大数据分析、运营决策、控制管理等提供了数据支撑。

形成一批定制方案。借力华为“上网”,赋能工业“涅槃”,肥城不搞“一刀切”,而是坚持一企一策、因企施策,针对企业生产运营中的痛点、难点,量身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。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CIO(首席信息官)于海涛深有感触:“企业通过数字化重构焦炭生产流程,配煤准确率达到98%以上,年效益提升1500万元。”山东农大肥业公司实施了“智慧物流”项目,引入电子围栏、无人值守过磅、条码仓储发货、配送监管等工业互联网技术,各系统应用数据联动共享,作业效率提高30%以上。数字工厂也带动了智造升级。索力得公司焊材上线智慧工厂系统后,实现了精益化与智能化生产,年综合效益提升800万元。

培养一批专业人才。坚持数字项目建设与人才培育同向发力、协同推进,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“双轮驱动”,为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探索示范路径、提供人才支撑。同时,搭建工业互联网培训平台,借助华为优势师资力量,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活动,邀请华为知名专家来肥城开展讲座、举办高端论坛,组织相关人员到发达地区现场考察学习、参加华为峰会,培养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经济人才——经华为认证的信息通信工程师。目前,首批25名专业人才通过华为认证,从“蓝领工人”转变为“蓝领工程师”。

“鲶鱼效应”

激活“一池春水”

政府主导,华为主推,企业转型,华为引发“鲶鱼效应”,激活了肥城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“一池春水”,企业主动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,聚焦聚力产业培育、智能制造,全面提升信息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水平,肥城数字工业千帆竞发。

信息化再提升。依托肥城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平台,肥城培植培强征途科技、智慧能源、鸣迅科技等本土信息技术企业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转变。征途科技被工信部表彰为抗疫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,入选省级“个十百”工业互联网平台,与鸣迅科技一并入选省级“人工智能+优势产业集群”。在与华为合作中,引入征途科技作为运营公司,搭建起本土企业与华为公司的桥梁纽带,加速了华为先进理念、技术在肥城企业的落地应用。

智能化更高效。麦特瑞尔智慧工厂引进全套德国复合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设备,实现了运行信息和生产信息实时监控、产品全流程追溯。鲁泰科技引进4条德国世界最先进生产线,投资3亿元建成江北最大的装配式建材产业园,生产效率达到国内同行的2倍以上。易捷数字印刷购置柯达、佳能、海德堡等国际一流彩色印刷装备,建设智能数字印刷生产线,实现了“一书一码”。

融合化再加速。以推进企业上云为引领,以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建设为依托,充分发挥云服务商技术优势,为企业提供计算、存储、软件、数据等服务,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,降低了建设运营成本。泰鹏集团实施国家级贯标管理试点建设,提升了高效生产协同管控能力,产品一次合格率、及时交付率分别达到98.5%、99%。目前,肥城11家企业列入省级以上贯标试点,全市企业加速向两化融合、智能制造迈进。

“数字战略”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高地,美好肥城“未来已来”。据了解,今年,肥城将新增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20家,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家。加快建筑安装业数字化,借助建筑市场信息大数据平台,构建智能监管应用场景,推广使用BIM技术,探索发展智慧工地、智慧建筑、智能制造。

来源:泰安市人民政府

本文来源泰安市人民政府,转载请注明来源!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(若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联系:service@qianzhan.com)

分享:

前瞻产业研究院

前瞻产业研究院

前瞻产业研究院致力于细分产业研究报告、产业规划、产业园区规划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、项目可行性研究、商业计划书、互联网+转型咨询、特色小镇申报、数据库营销服务等专项市场研究咨询解决方案。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

相关阅读

客服

在线咨询

产业招商热线: 400-639-9936
在线咨询
400-639-9936
顶部